双碳目标下的中国建造 - 建筑行业迎来建筑方式的变革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建筑业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目前我国建筑业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建造方式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随着能源紧缺、污染严重、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凸显,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下,促使传统建造方式向节能、绿色、低碳、环保等现代建造方式转变,是新时代面临的新任务,更是我国建筑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建筑的绿色本质是建筑在全生命周期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绿色化发展应该成为建筑业大力倡导的发展理念。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建筑业是我国碳排放大户,建筑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40%(主要涉及“建筑物化”和“建筑运行”阶段,其中建筑材料生产和建筑施工统称“建筑物化”阶段,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占18%,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占22%)。


面对严峻的碳排放攀升形势,为进一步加强建筑领域绿色化和减碳力度,2020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发布《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明确到2022年,当年全国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需达到70%。


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化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必然要求,转变传统建造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实现建筑领域碳减排的重要举措。绿色建筑的发展将改变我国建筑业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不高、品质低的现状,转变建筑业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向注重科技含量,注重循环经济,重视质量和效益,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各行各业都受信息化影响而发生变革。当前,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建造方式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力等制约因素不断凸显,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而智慧建造采用现代技术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建造与运行过程当中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节能环保,效率提高、品质提升与安全保障,是行业可持续发展面向高端水平必然选择。


从数字化、智能化到智慧化已成为全球建筑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行业竞争力和创新力的直接体现。在工程建设行业,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智慧建造为技术手段的新型建造方式正在改变工程建造的产业链,是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之一,成为深化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和关键路径,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以工业化的方式重新组织建筑业是提高劳动效率、提升建筑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建筑工业化是对传统建筑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效率与品质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是我国实现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


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是将设计与建造环节分开,设计环节仅从目标建筑体及结构的设计角度出发,建造环节是在固定地点组织建材、人工等管理手段完成目标计划。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是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标准化的设计,至构配件的工厂化生产,再进行现场装配的过程。


施工现场劳动力短缺和环保要求升级促推建筑行业推广工业化生产方式。建筑施工现场劳动生产效率较其他工业制造行业落后,施工现场标准化不一,施工技术差异化较大,建筑生产效率难以保障。


同时,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口锐减,愿意从事传统建筑行业的意愿不强,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随着国家及行业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对施工现场作业方式、建筑节能降耗、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建造是解决以上紧迫问题的主要手段,相关经验已经在发达国家和我国香港等地区得到证明。



参考文献:《双碳目标下的中国建造》

主编:毛志兵

地址: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号财富金融中心26层
电话:010-53671091
邮箱:aapmchina@aapm.org.cn
京ICP备2022021354号
扫一扫!

版权所有 AAPM中国培训与认证管理办公室

©1951-2024,Beijing Representative Office of Global Academy of Finance & Managemen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