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造 | 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分析

中国建造 | 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分析


总体思路


新时代背景下,建筑业应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从人民利益出发深化建筑业供给侧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全面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建筑产品品质,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效率高、低碳环保的新发展道路。


建筑业的“双碳”目标要牢牢把握全寿命期、全过程、全参与方的特征。“全寿命期”即建筑业碳排放贯穿于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营全过程,和建筑全产业链紧密相关。“全过程”即碳减排要全过程参与,要充分了解建筑行业的特点和属性,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全参与方”即参与方众多,建筑业碳减排涉及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利益主体。同时抓住“三体”,即城市、社区、项目三大载体,通过大力推进新型建造来“做优存量、做精增量”,履行好“双碳目标”责任。


实施路径


◆ 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生产方式


实施“双碳”目标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多方参与、多措并举,才能确保战略目标如期实现。于建筑业而言,首先要开展碳排放定量化研究,确定碳排放总量及强度约束,制定投资、设计、生产、施工、建材和部品、运营等碳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立量化实施机制,推广减量化措施,分阶段制定减量化目标和能交提升目标。其次,加强减碳技术的应用与研发,建立绿色低碳建造技术体系。要聚焦“双碳”战略目标,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瞄准国际前沿,抓紧部署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围绕新型建造方式、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捕集封存利用、绿色施工等领域,着力突破一批前瞻性、战略性和应用性技术。


◆ 营造新型建造应用环境


建立新型建造方式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实用、前瞻性强的新型建造方式标准和应用实施体系,完善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和建筑产品,强化新型建造方式下建筑产品理念。保障新型建造方式资源投入,加快对在数字科技、智能装备、建筑垃圾、低碳建材、绿色建筑等重点领域的技术、产品、装备和产业的战略布局。建立新型建造方式平台体系,打造创新研究平台、产业集成平台、成果应用推广平台。


◆ 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形成涵盖科研、设计、加工、施工、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新型建造服务台”。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打造新型产业链,优化产业链发展环境,加强国际产业合作,形成全产业供应链体系。做强“平台+服务”模式,通过投资平台、产业平台、技术平台,把绿色低碳等都统筹起来,作为城市整体绿色低碳服务商,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关注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


◆ 推动数字化转型


大力发展数字化产业,开拓智慧建造新产业,实现智慧建筑、智慧园区和智慧城市等业态的设计、施工、运营、运维等全寿命期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和持续迭代升级。探索研究BIM与CIM技术融合及数字孪生技术,加强数据资产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可存、可取、可用的工程项目大数据系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依托项目探索研究“互联网+”环境下建筑师负责制、全过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协同工作机制,建立相应的组织方式、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加快数字化新技术与主营业务深度融合。


◆ 推动工业化发展


加大投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由“服务商”到“产品+服务”的升级。创新“伙伴产业链模式”,建立相关评价指标,形成长期稳定的企业协同创新链条。在装配式建筑的基础上,基于标准化技术平台将设计、生产、施工、采购、物流等全部环节整合,形成多个项目间可资源协同的经营模式,实现规模化效益。加快产业工人培育,重点培育掌握BIM、信息系统、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及专业技术方面的产业技术工人和基层技人员。



本文节选自毛志兵《“双碳目标下的中国建造》

地址: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号财富金融中心26层
电话:010-53671091
邮箱:aapmchina@aapm.org.cn
京ICP备2022021354号
扫一扫!

版权所有 AAPM中国培训与认证管理办公室

©1951-2024,Beijing Representative Office of Global Academy of Finance & Management, Inc.